二里头文化的溯源价值与当代意义
二里头玉刀
大型绿松石龙形器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乳钉纹青铜爵
牙璋
本版插图/王伟宾制图/张焱莉(本版绘图依据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资料)
□赵海涛
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二里头遗址,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是距今3800~3500年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拥有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系统、宫室建筑群和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以青铜冶铸作坊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为代表的最早的官营作坊区等诸多重要遗存,为研究中国城市和聚落布局、城市规划与建筑史、礼器及礼仪制度发展史、手工业和科技发展史、社会生活史、政治结构、文化生活等重要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它是夏王朝中晚期都城。
二里头时代正处于中国早期王朝国家形成和早期发展阶段,但缺乏明确、可靠的当世文献,后世文献对这一时代的描述多语焉不详,且矛盾之处甚多,因而依靠文献研究这一时代的历史困难重重。二里头遗址的重要发现为研究这一时代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一个最重要的基点,是探索中国早期文明和国家起源及文明形态的关键遗址和最重要对象,在夏商历史与考古学研究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学术价值。
剖析二里头都城聚落的构成要素、整体布局及其发展过程可探索二里头国家王权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可以研究当时的社会结构、等级划分,以及规划思想、礼仪制度、统治模式等,这些重大问题对于夏朝历史研究至关重要。
王朝礼制已经形成
根据现有发现,在二里头文化分布范围内,仅二里头遗址的面积在200万平方米以上,其他遗址面积最大的仅100多万平方米;仅在二里头遗址发现有主干道路网络、宫殿区、宫城城墙、大型夯土建筑群、围垣作坊区、铸铜作坊、绿松石器制造作坊、贵族居住区、贵族墓葬区、Ⅰ级墓、坛及墠类祭祀遗存、青铜礼器群、玉质礼器群、绿松石礼器群等高规格遗存。上述高规格遗存构成了二里头都城的主体要素。其中又以主干道路网络最为重要,它分割出不同的功能区,形成“九宫格”式宏大格局,确定了都城规划布局的基础框架,并一直沿用到都城存在之末期。祭祀区、宫殿区和官营作坊区这三个最重要的区域恰好在“九宫格”的中路,宫殿区位居中心。祭祀区、贵族居住和墓葬区、制造贵族奢侈品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都拱卫在宫殿区的周围。都城内部形成“宫殿核心区—祭祀区、官营作坊区、贵族居住、墓葬区等中心区—一般居住活动区”的“向心式”规划布局结构,层次清晰,等级有序,完全符合“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都城规划特点。加上二里头都城所处的天下之中的中心位置,充分体现出二里头早期国家等级分明的社会结构和秩序井然的统治格局,足以显示二里头王者在都城建设中“辨方正位,体国经野”的政治抱负。二里头遗址在二里头文化或国家中规模最大,等级和规格最高,是其唯一的都城,是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统治的中心,独具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特质的王朝礼制已经形成。
根据对历年考古资料的研究,可大致复原二里头都城布局的大致演变过程。
布局演变可能反映着不同背景
二里头都城在二里头文化第二期时进入全面兴盛阶段,在中心区规划形成主干道路网络和“九宫格”式布局。二期时都城的总体布局是开放性的。整体布局上,除了二期最晚时段在作坊区东北部及以西区域修筑了质量不好的墙垣之外,中心区其他大部分区域只有道路网络象征性地分区、隔离,多未修建墙垣严格区分,特别是宫殿区外围也无墙垣围护。宫殿区内以3号、5号基址为代表的夯土建筑的总体布局,也为多进院落、外无围墙的开放式布局,甚至在夯土建筑使用时期在院内埋葬多座贵族墓葬,这一方面显示了夯土建筑的特殊功能,也显示了其开放性的特点。
二里头文化三期时,二里头都城的布局发生较大变化,整体上由开放转向封闭。二期、三期之交,宫殿区外围全面建成夯土墙垣,将宫殿区封闭围护,与其他区域明确分隔,突显宫殿区的核心地位。二期的多进院落、开放式夯土建筑(3号、5号基址)废置不用,改为修建墙垣围护四周、主殿居于其中、中轴对称的封闭四合院式夯土建筑群,甚至在第二期的3号夯土基址上面重新修建了2号夯土建筑。同时,也不在夯土建筑院内埋设贵族墓葬及一般墓葬。三期形成的都城布局一直沿用至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第一阶段。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研究》 网址: http://www.ddjjyjzz.cn/zonghexinwen/2021/021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