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奢望买房,不打算生育,当代的年轻人只想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了梦想要努力奋斗的叙事衰弱了。葛优躺、佛系三连、上班摸鱼、日常很丧,成为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标签。
年轻人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用充满颓废和哀伤的表情包、图片、视频、文字,来表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绝望的生存状态。有人称之为丧文化。
那么,丧文化为什么这么流行,年轻人为什么集体、稳定地呈现出一种低欲望的状态。
或许,我们可以从邻国日本的年轻人身上找到一些答案。
青年一代本是最有希望的群体,他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如果年轻一代安于现状,社会还能继续发展吗?马斯洛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本问题是价值的丧失,这种危险正变得越发严重。
对这种情况有多种描述,颓废、沮丧、失落、空虚......外在因素导致的价值丧失带来的精神世界的崩塌,由此,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没有梦想,更没有奋斗的动力。
日本现在正面临着年轻一代没有热情的社会问题,被称为"低欲望社会",这种问题持续很久未能解决。因此,日本受泡沫经济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并且无法恢复到快速发展时期。
01
什么是"低欲望社会"
“低欲望"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经营学专家大前研一的《新国家的财富:一个没有欲望的时代》中,大前研一以其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发现了日本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即"低欲望社会"的倾向。“低欲望社会"不仅仅是经济学家需要分析的现象,更是蕴藏在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增人口减少,社会老龄化加剧,年轻一代逐渐失去奋斗进取的动力,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下降,这个社会就出现了"低欲望"的症状。事实上,大前研一在2009年出版的《重启,职场绝对生存手册》一书中已经提到:消费经济的低迷加速了低欲望社会的形成。
现在日本的年轻人对社会生活的看法与父辈完全不同。他们不提倡物质生活,有些甚至不想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大前研一称其为"物质欲望和成功欲望的丧失,以及最低限度生活的时代"。
日本著名的社会观察家三浦展在作品《下层社会》中这样描述社会:"年轻一代不断加入下层社会,其特点不仅是收入的减少,更是由于他们的交流和生活能力、工作学习和消费意愿的整体下降——整体生活热情不高。"
日本导演山下笃在电影《不求上进的玉人》中向人们讲述了一个23岁大学生的颓废生活。影片中,在本应满腔热血地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年纪,玉子却显得老气横秋。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选择回家当"啃老"族,没有主动创造人生价值,而是把时间浪费在玩乐上。在他身上,看不到二十几岁应有的活力。
影片深刻揭露了当下一些青年不思进取的现状。他们没有活力,从不表现自己的欲望,可以说是日本一些年轻人低欲望生活的真实写照。电影上映后,也引起了年轻人的争相模仿。
02
日本"低欲望社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却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和负增长。自1991年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一直没有起色。这段经济低迷期被称为"失去的20年"。日本年轻人出生时经济不景气,父母被高额房贷压迫,生活疲惫不堪。
这一代的年轻人见证了父母那一代人的辛酸。他们大多不愿意买房、结婚、生子。因此,社会不具备产生新的人口的条件,
人口减少,消费降低,社会上的年轻人消费欲望也低,消费不能有效刺激社会,经济没有明显的增长
。虽然银行信贷利率一再下调,但选择在30岁以前买房的人数仍在逐年下降。
"小家庭"文化盛行,年轻人安心生活在自己的小安乐窝里,欲望简单,容易满足。导致低欲望社会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人口危机。日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出生人数的减少和人口的老龄化。日本曾出现过两次出生高峰:第一次是1947-1949年。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军队撤回国内,社会上青壮年男性的增加直接导致了人口新增。此时,每年的出生人数约为260万。这一时期被称为"布隆时代"。
1970年至1975年是日本的"小团子时代"。处于"小团子时代"的日本迎来了人口增长的又一个高峰期。出生在"布隆时代"的人经历了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泡沫,而出生在"小团子时代"的人在进入社会找工作时,恰好遇到了日本经济的不景气。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人在生活的压力下被迫妥协。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研究》 网址: http://www.ddjjyjzz.cn/zonghexinwen/2021/032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