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分马思纯,当代网友怎么全体“老娘舅”了?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长江公寓
题图?|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剧照
本文首发于虎嗅青年文化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两天前,马思纯和盘尼西林乐队主唱张哲轩挽手同行的画面曝光,但最先反对这门“亲事”的是路人。同样超出我们预料的是,这种反对不再是简单的评论和吐槽,而是升级成了互联网劝分现场。
?
网友们从互联网的犄角旮旯寻找线索,进行交叉比对、整合梳理,试图证明马思纯遇人不淑。希望能救当事人于“渣男”水火之中。
?
有摇滚圈大众点评之称的“月亮组”率先被这场恋情洗版。组员不止是讨论,甚至已经联系并警告马思纯。微博上,#小马快跑# #姐看看月亮组吧#话题随即建立,截至目前,#姐看看月亮组吧#话题已经有超过3.4亿阅读,接近6万讨论量。而所有网友的核心诉求只有一个——请马思纯立刻分手。
?
网友们甚至《老娘舅》柏阿姨附身,给出了这样振聋发聩的建议:
?
小马,你需要的是西酞普兰(抗抑郁),不是盘尼西林。
?
上一次引发全网心疼的故事女主角还是福原爱。面对福原爱对离婚传闻的道歉信,网友反应与对马思纯的恋情别无二致:道什么歉,爱酱快跑。
?
不仅如此,每个人都化身福尔摩斯,考古福原爱夫妇一起参加的综艺,并在Cut中寻找“渣男”的蛛丝马迹。当发现福原爱想在机场买手帐却被丈夫江宏杰嫌弃浪费,激愤情绪终于倾泻而出:
?
“连个本子都不让买?这种男的留着干嘛?”
“事业不行就会唧唧歪歪!”
?
向来最讨厌其他人介入自己亲密关系的年轻人,却在互联网上自发代入了长辈角色,规劝年轻女性赶快分手。难免让人好奇,这种集体行为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情绪和原因。
?
对明星的恋情从评价走向控制,谁都难免感受到一股溢出屏幕的“妈味”。
?
“妈味”也许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实质上一种看似温柔实际霸道的控制欲。最重要的标准是,一旦对方没有听话的分手、离婚,网友的这种关心就会变成怒其不争的指责。
?
“恋爱脑也不是这样的吧,我真要脱粉了。”
?
“倦了。希望你以后分手别觉得这个世界没有好男人,谁都对不起你。”
?
图片来自微博话题
?
《爱说教的男人》(Man Explain Things to me)试图解释这种权力结构。这本书中,索尼尔特认为,在父权社会中,男性长期占据说教者的位置,而女性的声音和观点则长期不被听见。
?
但到了家庭系统中,这种情况就发生颠倒。在亲子关系(牵涉到子女婚恋问题)中,母亲成为拥有权力的一方。
?
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接受《新周刊》采访时的回答也可以作证这一点:
?
在传统社会里,母权和父权的最大差别在于社会职能和角色分配。父权的行使范围主要在田野和公共空间。而在家庭空间,母权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主宰孩童生育、教育,包括采买、烹饪、洗濯、女工在内的所有家政。
?
?家庭结构跟社会结构相反,在以后辈为规训对象的权力关系中,母亲才是实在界的。母亲在家庭里所有言行,都会转化为对后辈的权力化规训。
?
而在农业文明下的熟人社会中,家庭一旦出现纠纷,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会选择时机,在特定的场合进行公开调停。这是处理家庭矛盾的悠久历史传统。
?
粉丝、网友以一种真理在握的姿态,通过影响公众人物婚恋决策的方式,来获得一种虚幻的话语权。仿佛我们是握有权力,左右着他人命运的一方。
?
这种对他人生活矛盾的围观、点评,也是年轻人心理疗愈的一种方式。
?
从媒介中获取新的讯息是次要的。诚如詹姆斯·W·凯瑞所言,媒介接触可被视为“参加一场弥撒仪式,虽然人们学不到什么新东西,但从特定世界观得到了描述和强化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研究》 网址: http://www.ddjjyjzz.cn/zonghexinwen/2021/0328/546.html